近年來,隨著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戰略不斷推進,全國多個城市都掀起了打造體育城市的熱潮,并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定位,確立了各自的目標和方向:例如上海的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北京的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體育名城,杭州的國際賽事之城、成都的國際賽事名城、深圳的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等。
其中上海通過近20年的發展,已初步建設成為亞洲賽事之都,和擁有一定知名度的世界賽事之都,并正向著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目標不斷邁進。那么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評價標準和特征是什么,
3A娛樂城不出金
上海所對標的城市和追趕的目標又是哪些?在上海體育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4年入學MBA/MTA項目招生線上宣講會上(延伸閱讀:奧運冠軍助陣宣講會!上海體育大學MBA/MTA獎學金政策重磅發布),劉東鋒教授帶來的《體育與城市發展——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特征與啟示》的主旨演講中,對于這些問題都給予了詳細的闡述。
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評價機構與排行
當今世界對于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評價,
娛樂城推薦
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大機構的數據:英國Sportcal的GSI排行榜、SportBusiness排行榜、美國博雅體育國際體育城市排行榜。
不過這三個榜單排名不僅每個周期的自身變化很大,且彼此之間的排名差異也很明顯,那么如何得出一個公認的標準呢?
為此,劉東鋒表示:“我們首先會觀察同時進入這三個榜單前十的城市,然后依次類推,同時上榜的數量越多,公認度就越大。然后再把上榜的城市經過計算統計得出加權平均值,數值越小說明變量越小,
平博體育
排名就越靠前。”
根據這種方式,確定了2017年的5座世界體育城市的排名,分別是倫敦、東京、巴黎、紐約、洛杉磯。隨后經過計算2020年的排名發現依然是這五座城市,只是第二和第三的順位發生了變化,分別是倫敦、巴黎、東京、紐約、洛杉磯。
然而考慮到這些研究機構的發展歷史不長,也是近10年才開始興起,
WM完美真人
且周期之間變化巨大,差異明顯,因此還有空間打造一個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
從2019年開始,上海體育大學開展了自己的研究,課題組依托國際體育經濟學會,與世界知名大學與學術機構開展了緊密的國際合作,成立了由來自德國科隆體育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法國南巴黎大學、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等大學的知名專家與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為指數研發提供智力支持。通過3年的時間,發布了“2022全球體育城市指數”。(延伸閱讀:”2022全球體育城市指數”正式發布 北京上海入圍世界前50)
這個指數從“體育歷史與傳統、體育賽事影響力、媒體傳播力、職業體育影響力”四個方面構成統計維度。
從結果來看,2022年世界體育城市排行與之前綜合其他榜單后的排名基本一致,分別是東京、倫敦、洛杉磯、 紐約、巴黎,這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五座世界著名體育城市的公認度。
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發展的特征
根據這些排名結果不難發現,全球體育城市與全球城市的建設不僅高度相容,相輔相成,同時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在整個體育產業鏈中,體育賽事是上游核心組成部分,而其中世界頂級賽事無疑是稀缺資源。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當屬奧運會、世界杯等賽事。在世界排名前五的著名體育城市中,有四座(倫敦、東京、巴黎、洛杉磯)城市都舉辦過奧運會,而像溫網、法網、美網、環法,和東京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等重復舉辦的國際頂級賽事更是數不勝數。
其次,擁有大量的頂級職業體育俱樂部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標志性體育設施。比如提到倫敦的職業俱樂部,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英超,其中,切爾西所在的斯坦福橋主場、阿森納所在的酋長主場、熱刺所在的新白鹿巷主場皆坐落于此。如果把英超、英冠等各級聯賽都算上,僅僅是坐落在倫敦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就有近20支。
而紐約作為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其體育資源更是豐富,擁有超過10支的頂級聯盟球隊(如NBA紐約尼克斯、MLB紐約揚基、紐約大都會、紐約輕騎兵等)。同時紐約也同樣熱衷于主辦大型體育賽事,比如紐約馬拉松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等,這也是為何紐約從未舉辦過奧運會,但始終能長期穩居世界體育城市排行榜前五的原因。
同時,這五大體育城市體育產業高度發達、消費旺盛。如英格蘭的體育增加值占GDP的2.6%,人均消費支出5129元,
DB多寶試玩
體育服務類消費占到70%以上。而上海市201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僅為1.4%,人均體育消費金額只有英國的1/6,且主要都屬于實物型消費。為此,《上海市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2%左右。
此外,這些體育城市還集聚了眾多國際體育組織、國際體育協會、知名體育品牌跨國公司的總部。同時體育社會化、生活化程度高,擁有大批俱樂部,如僅8000萬人口的德國就擁有大大小小的9萬家俱樂部,這也為大眾體育和精英體育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的啟示
縱觀以上共性,可以發現想要打造頂級體育城市,需要強大的體育內容做支撐,而品牌賽事是體現影響與輻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依托有影響力的賽事、頂流主場球隊、精彩的職業聯賽及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等方式,樹立城市在體育資源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體育城市的對外傳播需要依靠品牌賽事,那么體育社會化、生活化、產業化則是體育城市建設的不二選擇與根本支撐,這些元素度相互融合協調塑造了城市在體育資源方面的內核,并通過體育強大的媒體聚焦與放大效應進一步提升城市品牌與形象,
錢盈娛樂城
從而體現其對全球體育的傳播力、輻射力與影響力。
總而言之,體育與城市的發展可以實現良性互動,相得益彰,但前提是體育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必須與城市本身的實際與發展目標定位相適應,同時體育的規劃要上升到城市戰略規劃的層面,成為城市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
《上海市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2020年出臺的《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延伸閱讀: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的通知),則進一步明確了到2035年邁向更高水平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目標。
品牌賽事與職業俱樂部的打造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文化積淀,著名體育城市的打造需要久久為功,在全球城市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體育名城的建設也將是一個永無止境和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