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甲子園球場後,其實右腳的疼痛已經非常劇烈,雖然已經在大榮超市的藥房用比手劃腳買了消炎止痛藥服用,仍然效果有限(在這裡要說個經驗談:痛風造成的腫脹與疼痛,
信用版註冊
吃一般的消炎藥完全沒用,如果確認疼痛的原因是痛風造成,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看醫生,切記!),但我今天的「進度」仍未完成。而且錯過了今天,之後預定的行程大概都很難有空檔專程探訪,因此我咬了咬牙,還是硬撐著非常不舒服的右腳,一跛一跛的搭電車再轉地下鐵來到今天的最後一個目的地-難波。 在整個大阪來看,有兩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一個就是匯集JR、阪急、阪神電鐵起點於一身的梅田(JR的大阪驛就是在梅田),另一個則是連結機場(主要是關西機場)為主要任務的難波。也是南海電鐵的根據地。而南海難波也是我的主要目標,對於年輕的球迷來說,南海難波站現在給人的印象就是如下圖的南海機場線的終點以及共構的高島屋百貨(沒錯,在幾十年前日本人就有車站商場共構的觀念),還有後方的一大片商場(稱為Nanpa Parks),這裡到底與棒球-尤其是棒球場有何關連?別急,下一段就會告訴你答案! 穿過高島屋,進入建築如峽谷般的Nanpa Parks二樓廣場,在某個不起眼的地方,會發現地磚的形狀好像有點「特殊」與「熟悉」 在往前大約十八公尺,又會看到另一個「造型特殊」的地磚造型,而且兩處地磚都有一個類似老鷹的標誌而且上面寫著四個字「大阪球場」。沒錯,這幢新建的Nanpa Parks,原來是一座棒球場,而這兩個特殊造型的地磚,也是這座球場本壘板與投手丘過去的位置所在。這裡就是已經消失的名門球團-「南海鷹」的主場:大阪球場的舊址。 對於晚近才開始看棒球的球迷,「鷹」(hawk)與日本職棒的關連,就是與「福岡」、「軟體銀行」、「大榮」(會知道這個的,也是看球資歷超過十五年以上的認證)等關鍵字有關,但對於從小看《體育世界》、《運動世界》乃至《中華棒球》的「資深」球迷(巧合的是,
QT電子免費試玩
上述三者的主筆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張昭雄)就還會加上兩個關鍵字:「南海鷹」與「大阪球場」,但這兩個關鍵字都要加上一個注解-過去式。 是的,南海鷹這支球隊跟大阪球場,就和臺灣職棒的味全龍、三商虎,以及老臺北球場一樣,都已經消失在這個世間……。 對於南海鷹的歷史,如果真的要詳細說明,可能需要另闢專文,在這裡只做非常簡略的介紹:南海鐵道在1938年就成立職業棒球隊,但是在戰前的實力一直不強,並一度與其他隊合併;在1947年才定名為「南海鷹」,並成為太平洋聯盟的創始球團之一。至於大阪球場,則是南海在1950年選定大藏省菸酒專售局(類似臺灣的菸酒公賣局)舊址興建,施工僅八個月就落成啟用,因交通方便(就在南海難波站南出口不遠)與南海鷹在監督山本一人(後改名鶴岡一人)的領導下長年都在聯盟前段班,因此一度人氣鼎盛,但隨著鶴岡一人退休,球隊戰績與人氣逐年下滑,最終在1988年底宣布將南海鷹賣給大榮集團,並將根據地遷到福岡,正式結束南海鐵道與職棒的關係。 南海鐵道結束職棒營運後,原本打算立刻拆除大阪球場,但因經濟不景氣資金短缺,大阪球場竟然成為樣品屋展售中心(也因為這個特殊處置,讓大阪球場與日本的推理文學出現了聯繫),
GB寶藏電子
直到1998年才正式拆除球場本體,但直到九年後的2007年Nanpa Parks才完工啟用。並在九樓設置簡單的「南海鷹紀念館」至今。 我會知道「南海鷹紀念館」的資訊,完全拜《透視野球》作者,也是本站名人堂作者李承曄的專文推介所賜。在看到那篇專文後,我就決定只要有機會去大阪,一定要親自過去朝聖與緬懷不可。雖然在行前已經事先預作功課複習,還是沒能注意到承曄作者在內文的一些重要提示,加上腳痛又心急,在Nanpa Parks坐了好幾趟電梯到頂樓,卻完全沒看到紀念館的影子(甚至連標示都沒),最後好不容易在商場的最底端一處不起眼的地方,才找到唯一個通往「九樓」的電梯,這才得以達成朝聖的願望。 不過在上到九樓以後,第一個印象不是「哇!好棒~終於找到了」的興奮感,而是「怎麼會是這樣?」的疑惑。這不是說「南海鷹展覽館」的展示品與規劃有什麼問題,而是出來後才發現所謂的「展覽館」其實只是把一個電梯出口的玄關做了類似「廢物利用」的處理。完全感覺不到南海鐵道有多麼重視與珍惜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職棒球隊。 從這個電梯口一出來,就會看到紀念館 從外頭天臺拍紀念館,能看出來所謂的「紀念館」就是一個小電梯玄關而已 平心而論,這個小玄關所擺放的展覽品,以內容來說也不能說少,一些基本該有的隊史介紹與球隊文物該展示的也都有展示(如鶴岡一人監督的球衣,一些紀念球棒、紀念球等等)但是包含冠軍錦旗在內的展示品,都在完全透光的玻璃牆壁中,任由陽光肆虐,展示櫃內似乎也沒任何空調或保全設施,讓人感覺那些展示品已經在陽光紫外線的威力下,逐漸褪色、老化、失去原有的光彩。 這些展示品在長年陽光照射下,已經出現老化現象 原先我對南海鐵道為何如此糟蹋這些明明代表過去輝煌的文物感到不解,但回來後再看照片,以及回憶自己在紀念館外的天臺獨處後的感覺,卻又有點理解南海鐵道的主事者為何會故意這樣做:對他們來說,那些球團的輝煌歷史已經是過去,但那些過去以及把球隊賣掉所背負的責罵卻又是這些球團創立者的後代要永遠承擔,這不是甜蜜的負荷,而是永遠的枷鎖。或許把老鷹迷與南海電鐵代換成龍迷與頂新魏家的關係,就能理解為何南海鐵道會把南海鷹紀念館放到如此低調的位置,並對那些棒球文物近乎棄置的態度。 在近乎荒煙蔓草的外面天臺(可見母公司多麼不想碰觸這裡)有許多與南海鷹有關的名人手印與簽名金屬牌在外頭,也顯示大阪球場與大阪人的歷史情感。這其中我只拍了漫畫家水島新司的。因為水島新司對我的棒球啟迪影響甚大。 忘了是小學幾年級,那時有本漫畫雜誌(好像是漫畫大王還是王子,我真忘了)做了一個棒球漫畫的連載,內容是一個女子下勾投手在經過測試後終於得以加入職棒隊成為正式選手(記得當時的中譯名字叫「羅健勇」),而且後來其他隊的打者還針對這位女下勾的「女性特質」進行打擊攻略,最後是費了一番努力才得以破解。當時我對這段情節印象深刻,
雷神之鎚試玩
但直到當兵後因著作權法修改,臺灣出版社開始大量引進「授權過」的漫畫作品,我才知道我小學時看的漫畫是水島新司的著名作品《野球狂之詩》的後段情節。《野球狂之詩》的主要情節都在水島虛擬的「東京大都會隊」為背景,但不管球員特質與球場設定都是以南海鷹與大阪球場作為底本。而水島本人也與野村克也有深交,也難怪南海鷹紀念館成立時,水島會特地留下手印紀念牌。前面有提到大阪球場一度成為樣品屋展示中心,但這個特殊景象卻成為推理小說突破辦案困境的關鍵線索之一。並為那個時代留下印記則是出乎意料。這是在有「平成國民作家」美譽的宮部美幸早期傑作《火車》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宮部美幸,宮部美幸出生於1960年,從小生長在東京下町,1986年開始寫作,並在1987年以《鄰人的犯罪》獲得「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後正式出道(在日本要成為專業作家,必須要有獲得獎項並得到出版社青睞)並快速走紅,獲獎不斷,《模仿犯》更是把宮部美幸的名聲推到最高點。宮部美幸在風格上偏社會派,她的敘事能力特別高超,如《模仿犯》雖然篇幅多達百萬字,但讀起來情節條理分明,順如水銀瀉地,一氣呵成而無窒礙感。 《火車》是宮部美幸早期的傑作之一,於1992年出版。內容是描述一位停職的刑警接受委託,追查一位因信用卡核對不過後立刻消失無蹤的女子行蹤為主軸,
戰神賽特試玩
卻發現這位女子的背後可能有非常不單純的過往。在追查的過程中,有張失蹤女子穿著制服與房屋合照的不起眼照片,卻在刑警隨口要求相片行放大沖洗後發現事有蹊蹺: (刑警)手指照片「放大之後我才發現,這個照明燈的燈泡每一個都對著這個房子的方向……也就是說,
金旺5298
是對著外面,因為棒球場裡面是不可能蓋房子的。」 之後刑警與同伴也做了若干討論,但就是沒有結論,但後來卻是刑警的兒子轉述了非常重要的情報: 「爸爸,這是真知子老『蘇』告訴我的,現在全日本有一個棒球場裡面有蓋房子。爸你知道嗎……是啊,一個不用的球場,你不知道嗎?1988年9月,南海鷹隊被大榮給收購了,不是轉移到福岡了嗎?所以球場便空了出來,大阪的球場(作者按:原文可能就是「大阪球場」因譯者不懂棒球,所以錯譯成「大阪的球場」)沒有差掉一直保留到現在,有時作為展覽會場……爸爸,就是那種樣品屋啊,用以前的大阪球場當作樣品屋展示場,所以全日本只有這個地方成了蓋在棒球場裡的房子。」 在刑警立刻前往大阪後,有這樣的描述「舊大阪球場離地下鐵的出口不遠,周遭的大樓林立雜處,棒球場就在這條延長線上。」刑警走了幾步,宮部美幸是這樣描述刑警看到的景象: 「貼滿裝飾用缺乏統一性的雜亂廣告和看板的球場外牆,跟球場本身的形象有一百八十度的突兀感。看起來就像是到處可見的破舊大樓牆面一樣,令人難以相信職棒選手真的曾經在這裡面擊出過全壘打?在現在像西武球場、東京巨蛋、神戶球場等設備新穎的球隊專用球場不斷增加的潮流中,難怪南海鷹隊無法在這種球場中繼續生存下去。……」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那時當作樣品屋展示場的大阪球場: 每當我看到宮部美幸這段文字描述,再想想自己親自探訪東京巨蛋與其他較現代的球場,與老臺北球場的回憶,就會有一種雖然不太服氣,但又不得不承認的悲哀感。最後,僅以下面這段大阪球場與南海鷹的最後一戰紀念影片,當作本文的結尾。 我的日本球場紀行2005 啟程之前 2005:出發&初抵東京巨蛋 2005:東京巨蛋(2)野球博物館 2005:東京巨蛋(END)門可羅雀的巨蛋球賽 2005:千葉海洋球場:2%的不足? 2005:西武巨蛋:困境中的病獅與十年前的美好 2005:初訪神宮球場之見證大學棒球新紀錄 2005(END):浦和球場&最後的不愉快 2012 2012夏:抵達&大阪巨蛋(1) 2012夏:大阪巨蛋(2):起伏的「蛋」史與消失球隊的懷念洋將 2012夏:大阪巨蛋(3):腹地有限的侷促空間感 2012夏:大阪巨蛋(END):Ichiro與歐力士的昔日榮光 2012夏:甲子園(1)初次朝聖 2012夏:甲子園(2)首次觀賽 2012夏:二訪甲子園之錯過的藤浪&日本看病記 2012夏:新幹線初體驗&我的行程安排 2012夏:福岡巨蛋(1)鷹城的動線 2012夏:福岡巨蛋(2) 2012夏:福岡巨蛋(3) 2012夏:福岡巨蛋(4)完善多元的大螢幕應用 2012夏:福岡巨蛋(END)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1)路面電車、廣島燒與(前)市民球場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2)原爆館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3)路面電車、差點MISS的現場購票 2012夏:廣島馬自達(4)新球場內的懷舊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5)「美式球場」的三要素 2012夏:廣島馬自達(END) 2012夏最終日:甲子園阿爾卑斯看臺番外篇 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看桃園球場的護網與欄桿設置 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BOX-SEAT位置看桃園新用餐區 2012夏番外篇(1):王貞治棒球博物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1)簡介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2)我的甲子園前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3)我的甲子園中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4)我的甲子園後編之網路年代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END)熱血的2006年 延伸閱讀:資深大阪球迷之聖地 --日本職棒筆記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