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小學時代就關注棒球,期間看過的比賽不知凡幾,
遊戲娛樂城
自然也有許多印象深刻的片段。只是經過了「時間」這個要素的影響,這些片段從「記憶」逐漸轉變成「印象」。但,到底這些留在腦袋裡的印記,真的和當時所看、所聽的「真實」一樣嗎?激發我寫作這篇的靈感,還是從我的衣食父母-網路球迷中看到的一段發言開始。4/14日,富邦重點培養的年輕左投-陳仕朋以5.2局、97球失四分的表現拿下勝投,賽後在網路到處漫遊時,有位網路球迷的留言吸引了筆者的目光,他認為陳仕朋在4/14這天「修改」了出手點,開始有林英傑的影子。這個看法讓筆者感到十分有趣,卻也非常納悶:陳仕朋這天真的有修改與調整投球的出手點?為此筆者特別在網路搜尋陳仕朋今年球季的投球影片,尤其是4/14與之前的出手點對照。恩………用說的不準,還是看實際的圖片吧。下面這張是今年3/29陳仕朋出手前瞬間的特寫 這張是該網路球迷認為陳仕朋「修改」後的出手前瞬間
恩……………………「好像」有這麼一點點不同,畢竟球場不同、攝影機的位置也有差異,但這位球迷可以厲害到光從電視轉播就能看出這兩天陳仕朋的出手「有差異」,真的是強大到不行,臺灣的職棒球團真的應該趕快去搜尋到這位球迷,並且聘請當作球探,隨時觀察與注意投手的動作是否走樣。讓這位非常厲害的球迷可以直接為臺灣棒球做出貢獻。咳……話好像說的太過份了,說真的,筆者是覺得這位網路球迷想要表達的應該不是「出手點」,
百家樂
而是出手的「揮臂軌跡」。為了確認「印象」,
戰神塞特試玩
筆者再次花了一些時間搜尋林英傑的投球影片。確實,同為左投,而且身材相當接近的陳仕朋與林英傑兩人,在發射階段前的動作確實非常接近(尤其陳仕朋4/14這場)。兩人都以快速簡潔的揮臂著稱,
新娛樂城
但兩人的揮臂真的一樣嗎?下面四張是林英傑全盛時期的揮臂特寫:
如果看影片,很多人會以為林英傑的投球是直接曲著手臂拉起後進入發射階段,但是林英傑在舉起時手臂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放鬆伸直後才再度彎曲進入發射階段。因為非常順暢且快速,不仔細看特寫根本無法察覺。郭泰源在《郭泰源-瞄準本壘》解說投球技術時,是這樣解說持球手在進入發射動作前的技術要點:對於筆者認為的重點,筆者用粗體字表示,至於最重要的關鍵詞還加上紅字,如果看2005年郭泰源親自調教的林英傑投球,完全就是郭泰源對於這段技術說明的完美示範。【作者按:為了讓讀者可以看出什麼是郭泰源所說的放鬆,圖片特別做了色調處理,特此說明】下圖是0414陳仕朋的揮臂特寫:
從這四張圖看的非常清楚,陳仕朋整個投球準備階段的揮臂都是「縮」起來,完全沒有伸展,兩人唯一類似的動作就是進入發射前停頓的那一瞬間,筆者推測就是這個停頓成為這位網路球迷認為陳仕朋「修改出手點」的判斷依據。但,如果用特寫分解,陳仕朋與林英傑的投球動作,差異真的非常明顯,與「印象」差距非常大。事實上,筆者在撰寫文章的準備階段,也會根據印象去找相關的報導、書本或影片,
包你發娛樂城
結果常發現這些資料所展現的「真實」,經常與筆者的「印象」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如果是球迷閒聊,純靠「印象」是無妨的。但想要成為進階的球迷,甚至專業的棒球寫手,只有原始資料才是一切,絕對不能只靠印象就來撰寫評論型文章(小說除外)。最後順帶一提,
大老爺娛樂城不出金
陳仕朋現在的揮臂不知道是富邦那個教練調整出來的,但諸位讀者可以親自用文章裡林英傑的揮臂與陳仕朋的揮臂實際丟球看看,感受這兩種揮臂的差異。祝福陳仕朋,可以平安度過今年球季。【本文未經作者授權同意,嚴禁全文轉載至任何批踢踢看板或論壇討論區,違者將不排除提出侵權告訴】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